知网查重论文样例–如何制定标准成本

知网查重论文样例--如何制定标准成本

制定标准成本是实施标准成本法的前提,它也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核心。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可以辅助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在产品投入生产之前,制定标准成本预算既可以作为生产部门实际领用材料数量的依据,也可与采购部门实际买入价格比较,判断节约或超支的多少;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掌握各成本中心的实际生产成本,并计算成本差异,明确责任主体。针对差异产生的原因,改进生产工艺技术以保证实现预定成本目标。在每期期末,企业可以探究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据此考核各部门成本控制的效果。

既然标准成本的制定如此重要,那么企业该如何确定标准成本呢?从企业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标准成本不仅要先进又要有可行性。在当前的生产条件下,如果该标准成本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实现,那么就失去了成本控制的作用;但是,倘若一味要求高标准,脱离实际,就会使得该标准被束之高阁。在这个标准成本下,生产人员无论花费多少努力都不能实现,便会降低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在一些企业里,为了激励工人不断突破极限,往往会制定一些难以完成的标准。尽管不能达到该标准,但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生产效率,也未尝不可,但此时最好配应相对的报酬与业绩评价激励措施,以保障工人的权益。

总而言之,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标准成本,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目标建立在现实可行的基础之上。此外,标准成本的变更也要符合企业的生产实际。一方面,若标准成本频繁变化,不仅增加了企业的办事成本,而且使企业内各部门缺乏稳定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若成本标准多年不变,受企业实际生产水平变动、员工技术熟练程度不断提高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标准便会脱离实际,成本控制的现实效果也会变得不明显。

标准成本的构成与产品成本相同,也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大部分。

1 制定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制定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就要知道原材料的预计消耗量和外购材料的标准价格。外购材料的标准单位价格,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及运输装卸费等;原材料的预计消耗量,既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必须的材料消耗,也包括车间制造部门的一些正常损耗。企业可一方面从材料供应部门获取材料标准价格,另一方面从制造车间了解材料耗用标准。

那么,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价格

2 制定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

制定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就要掌握直接人工的标准工时与价格。标准工时的制定与制造车间对产品的生产工序以及工人的正常生产效率相关。除了直接加工产品所必要的工时外,工人的休息和停工时间也要考虑。标准价格作为直接人工成本的另一方面,主要采用标准工资率衡量,一般包括支付的工资、保险、退休金及福利费等。企业可从制造部门获取各产品的具体加工工时,同时从人力资源部了解标准工资率。

那么,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3 制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制造费用,不同于材料与人工成本按产品类别制定标准成本的方法,它是按不同的生产单位来划分的,包括变动费用与固定费用两类。一般来说,制造费用与人工工时或机器运行小时数成正比关系。因此,多将之作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比例,又称预算生产量。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就是制造费用预算标准的发生额与预计生产量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制造费用预算÷预计生产量

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标准分配率×单位标准工时数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的制定方法如表1

表1 某产品单位标准成本

直接

材料

原料号码 单位 数量 价格 部门 合计 直接

人工

操作号码 工时 工资率 部门 合计
1 2 1 2
1 千克 5 10 50 50 42006 2 5 10 10
2 千克 10 7 70 70 42038 5 4 20 20
3 千克 6 10 60 60 42039 6 3 18 10
直接材料成本合计 50 130 180 直接人工成本合计 10 38 48
变动制造费用 标准时数 标准分配率 部门 合计 固定制造费用 标准时数 标准工资率 部门 合计
1 2 1 2
2 3 6 6 2 2 4 4
11 4 44 44 11 3 33 33
变动制造费用合计 6 44 50 固定制造费用合计 4 33 37
制造费用合计 87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合计 315

 

  • 知网查重论文样例–如何制定标准成本已关闭评论
  • 2,084 views
    A+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25日  所属分类:论文检测样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