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查重论文样例--东杰公司罗拉生产流程概述
东杰公司主要就是生产纺机用的罗拉,完整的罗拉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40道工序。虽然工序多,但很多工序都很类似,重点工序10道。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这些重点工序。就算是相同种类的产品,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同样,对于罗拉,虽然罗拉的用途型号都相同,但不同的公司采用着不同的技术和设备,所以所生产的产品质量也就有了好坏之分。东杰公司凭借自身的专业科研人员自主开发设计的重要原材料到产品加工生产,最后到了一整套产品包装的生产过程中的供给,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本节就该公司生产流水线的生产流程进行简单的说明。流程图如图3.2所示 :
图3.2 流程图
3.2.1 生产线整体工位布局
在罗拉生产过程中,有三个车间,3车间主要是对原材料的初步处理,2、3车间为加工车间,2车间有两条流水线,中间的过道为两边共用,用以物料的搬运、工装的逆流循环使用及不合格产品的回流返修。3车间有四条流水线,呈S型分布,过道的作用和2车间一样。除了钻扩孔、镗孔工序无法放进流水线外,整条流水线连续加工生产,工序作业相对合理。
3.2.2 生产线具体工位作业
东杰公司生产罗拉主要就是按照罗拉的工艺要求,经过车磨床等设备加工出来,本文研究的 27-6带齿罗拉的主要工序有(未注明的单位均为mm):
(1)平头打中心孔工位:调整好铣刀及中心钻位置,铣出端面钻A3中心钻,双面铣床钻中心孔走刀量60mm/min,铣端面走刀量为400mm/min,测量中心孔孔口尺寸要求 +0.3 0,目测中心孔60°,锥面粗糙度要求3.2,端面粗糙度12.5。
(2)白精磨外圆工位:加工前先检查中心孔是否顶伤,并用高压气枪把两头中心孔清理干净再加工,调好磨床锥度,两顶尖磨外圆至 ,表面粗糙度Rz≤2.8,外圆跳动≤0.01,圆度≤0.005,加工中每根要测量外圆尺寸,每车要测量跳动开始5根(车上的最上面5根),每磨35根修整砂轮外圆一次。
(3)车导柱端面工位:加工前检查两顶尖的磨损情况,如磨损严重及时更换或修磨。调好磨床锥度。检查中心孔是否顶伤,并用高压气枪把两头中心孔清理干净再加工。两顶尖磨导柱 至 ,导柱第一齿面外圆跳动≤0.02,导柱的外圆跳动控制0.01以内,表面粗糙度控制在3.2,导柱与端面之间的圆角应≤0.6,导柱端面要平直磨出。每磨50根修整砂轮一次并做好标记,做好自检分档,把超差报废的工件摆放待处理。
(4)车外螺纹工位:试加工一件,转速约1800r/min,车螺纹头倒角2.5*45°,走刀量450mm/min车螺纹外圆 +0.02 0,走刀量800mm/min,车过渡倒角6°(3.5)至导柱,走刀量250mm/min,保证导柱长37(注,车外螺纹前必须倒角)。车外螺纹M18 1.5(左/右),1300r/min,分5次车削。用螺纹环规M18 1.5(6g),检验外螺纹,通规能通过,止规能止住允许2-3牙能通过,检验螺纹中径跳动≤0.02,在试加工中,如发现尺寸有偏差,则需要检查机床是否正常,程序有没出错,出错的话在修改程序后,拿新的罗拉在进行试件。检查内螺纹旋向分辨左右,每件必须用螺纹环规检验螺纹松紧。每加工70根测中经跳动2根,做好标识。
(5)钻扩孔工位:用标准样棒百分表测量弹簧夹头跳动应≤0.05,如果跳动严重不符合标准需更换弹簧夹头。卡爪夹导孔第一齿面,导柱端面顶住主轴内专用靠模,钻 +0.2 -0.1孔深 ,钻 +0.2 -0.1孔,深度 ,走刀量为0.23,螺孔跳动应≤0.3,导孔跳动应≤0.15,倒角 。 钻头刃口最多加工80根必须刃磨一次,以保证钻削轻快,控制螺孔跳动。
(7)镗孔工位:试加工一件,粗镗切削速度约58m/min,走刀量0.15mm/r(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孔口倒角 ,导孔尺寸 ,45°至螺孔,螺孔尺寸 +0.1 0 ,用专用塞规测量孔径尺寸,及孔深尺寸。精镗导柱切削速度约170m/min,走刀量0.09mm/r,孔口倒角 ,导孔尺寸 +0.017 -0.010 ,导孔跳动≤0.012,粗糙度均为1.6,用气动量仪测量每根导孔尺寸,用粗糙对样块,对比目测粗糙度,每20根必须校对气动量仪一次。车内螺纹M18 1.5切削速度左螺纹约为50m/min,右螺纹约为60m/min,走刀量1.5mm/r,切削9-13次,内螺纹深46,用M18 1.5切削。螺纹塞规检测内螺纹及螺纹深度尺寸。卸下罗拉清理螺孔内铁屑,每根测量导孔跳动≤0.012,如大于0.012应自镗卡爪。
(8)拆工装工位:禁止在红线前作业。工装拆下后,要返回流水线以循环使用。
(9)检验外观工位:用放大镜、专用量具检验生产产品是否合格。主要是从从尺寸上检查产品是否满足技术要求。不合格率超过生产的规定时,就要停止生产,并全部返检。
(10)辅助工具:千分尺,游标卡尺,气动量仪,偏摆仪以及一些专用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