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查重论文样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组织文化的结构
组织文化结构的划分有多种方式,这些方式之间在本质上并无太大的区别,因此我在这里采用具有代表性的“同心圆说”,这种说法将组织文化的结构分为三个层面。
2.2.1 精神文化层面
精神层主要是指学校的领导和师生共同信守的基本观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精神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因。组织文化中有无精神层是衡量一个高职院校是否形成自己的组织文化的标识和标准。组织文化精神层包括核心价值观、办学理念、伦理道德等。在精神文化层中,起支配和决定作用的是广大师生员工接受的共享核心价值观。
2.2.2 制度文化层
制度文化在学校组织文化结构中处在中间层,是显性物态文化和潜在精神文化之间的纽带,包括学校的教学制度、管理制度、人际关系、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学校所有的规章制度是制度文化的存在形式,体现的是校园人的意识深层的行为规范方式和倾向,其作用是协调校园人的行为和人际关系。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所高职学校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制度作保证,如果缺少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和老师的行为,就会引发无政府主义,从而导致师生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协调、组织纪律涣散、校园秩序混乱不堪等现象,这将直接影响高校学校的办学目标的实现。
2.2.3 物质文化层
物质文化层是学校的物质形态,是为了达到教育目的的“人造物”,是凝聚了人的文化的物质存在形式,是在人的深层文化意识支配下的人造物形态,是高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物化形式存在的总称。既包括校园内可见可触的客观存在物,如建筑物、图书资料、教学科研设备、校园网络等教育教学硬件设施;也包括可观赏的环境布局,如校园的总体规划设计、楼堂管所的布局美化、校园道路、花草树木、雕塑牌匾壁挂等;还包括学校机构设置和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和行为举止。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既是高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基础,也是其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师生员工的素质和创造能力。
学校的精神层为物质层和制度层提供思想基础,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制度层规范和约束物质层的建设;而物质层则为制度层和精神层提供物质基础,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组织文化的全部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见图。
图1-1:组织文化同心圆
由此可以看出,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而其自身的核心一般认为是理念、价值观,主要体现为学校的文化传统、校训、校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等等;学校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教学科研、生产和生活模式以及现实的行为规范等,是学校行为和活动的准则,具有管理育人的作用;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组织文化主体作用于其上的一切物质对象,是人们通过感官可以感受的一切物质性对象的总和,主要指学校所处的自然环境、学校内部的规划布局以及校园建筑、内外陈设、雕塑、绿化等各个范围内所形成的文化环境。由此,本人建立了如下的文化要素理论框架:
图1-2:学校组织文化研究框架图
选择这样的理论框架一方面学校理念是精神文化的核心,怎样办学,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怎样的人,怎么培养,都是领导层深入思考的问题,而这样管理和办学理念的确立,对学校的目标、价值观念和整体的精神面貌都具有强烈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学校制度是学校行为的体现,它体现出学校的行为规范。研究行为,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制定、贯彻、执行的各项规章制度,这样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学校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特征;第三方面,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对外的标志,通过这些外在表现使人们从视觉上受到冲击和熏陶,从视觉上感受学校的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