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查重论文样例--存货计价方法的概念
作为企业重要流动资产之一,存货总是处于一个不断流转的过程中。但是在实际流转的过程中,其实物流和成本流是不一致的。但是存货的发出成本和期末留存成本一般取决于成本流的顺序,由此产生了存货成本的流转假设。选用某种存货成本流转的假设,将成本在期末存货与发出存货之间进行分配,就导致了不同的存货成本分配方法,即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存货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销售或耗用为目的而贮存的有形资产。2006年之前,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原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存货发出时可以选择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其中的一种来进行存货估价,确定其实际成本。但是由于在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因此在现实中最常用的存货计价方法只有前三种。
(1)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为前提,而进行存货计价的一种方法。具体方法是:根据购入的时间顺序登记购入的数量,单价和总额;按照计价原则逐笔核发数量、成本和结存金额。先进先出法的优点是能够及时结转成本,且适用于实行的任何盘存方法,在永续盘存制下计算得到的存货发出成本与在实地盘存制下计算得到的结果相同,与实际情况相接近。
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采用先进先出法会导致较低的存货发生成本,虚增库存存货的账面价值和报表中的利润值,无益于企业的持久经营。同时,由于该方法需要逐笔登记,工作量较大,实际操作起来也比较繁杂,耗费较多。
(2)加权平均法。也叫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指把期初库存存货和本期购入存货所花费的金额相加,与期初存货数量和本月购进存货数量的总数相除,利用得到的成本数值计算出本期存货的发出成本和期末库存成本。这种方法只在月末计算加权平均单价,并以这个单价为基础,对存货和其他金融数据的估值进行计算,使得会计工作可以简化,而且操作方便。
但是加权平均法不能及时查询不同时间发出存货的不同单价,从而不能得到明确详细的发出存货的总额及结存存货成本,也和市场中的实际价值不符,不利于加强存货的日常管理。同时与先进先出法相比,需要核对每笔购入业务和期初留存业务,使得其计算工作量更为繁重。同时它的使用范围狭窄,在盘存制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在实地盘存制下才可用。
(3)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是指分别按照单位的采购或者生产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计价方法。该方法的核算过程符合配比原则,能够得到合理准确的发出和期末成本,较贴合于实际。
但是由于计算过程中需要逐一确认,计算工作量繁重,操作复杂,需要的计算成本也较大,因此耗费成本均高于前面两者。如果遇到销售不好的情况,达不到预期的估计利润,会出现管理者抬高售价来出售低成本产品,从而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与成本效益原则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