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查重论文样例--生产线平衡的改善原则
在现代企业中,作业布置生产同一种产品不断精细分工时,员工的生产效率不断被提高,但却出现了在制品库存积压、过度生产等浪费的现象。当企业将产品的生产过程分成若干工序时,各个工序间产能平衡这一问题也就摆在了企业管理人员面前。生产线各个工序产能不平衡的问题就必然会造成等待的浪费和库存的浪费。企业的管理人员首先需要根据各个工作站的工时、产量、生产效率等将生产线的平衡率计算出来,进而找出“瓶颈”作业站的位置,最终改善生产线不平衡的现象。企业的管理人员只要深入车间,不断探索,总会找出“瓶颈”工序的位置。生产线平衡是实现精益生产的必要前提。
通过平衡作业站的作业内容使各个作业站的作业时间尽可能地相接近,这是生产线平衡率改善的基本原则。实施该原则时,可以遵循以下方法:
(1)首先应该考虑对“瓶颈”进行作业改善,作业改善的基本方法可以参照动素分析和程序分析的改善手法等IE手段和方法。
(2)把“瓶颈”工序的作业内容分割给其他工序。
(3)用技能水平更高的作业员替换现在“瓶颈”工序的作业员。
(4)合并相关工序,对现有的生产工序进行重排,从而使各个工序的作业时间接近,以达到提高生产线平衡率的目的。